指望,满心欢喜地应了,便告辞出去。留独孤敬烈一个人在书房中面对着纷如乱麻的形势发愣。他知道自己弟弟从来嘴敞,永庆相思凌琛之事,只怕已经传到了父亲耳朵里。
他皱着眉头思考,心道永庆与凌琛决无可能,父亲当也不会着意?但是却有种隐隐然的焦虑感在心头挥之不去。他自嘲地苦笑一下:但凡与凌琛有关的事情,总是会搅得他心乱如麻……
他揉揉额角,重又把思绪转回现在的战事中来。他不是不想要暗助凌琛夺取天下江山,但是一想着自己身后的血脉亲人,就陷入了痛苦的矛盾中不可自拨。他在这种绝望的心情下去揣摩凌琛的战略布局之后,却获得了满足与平静——凌琛是恩师北平王的爱子,是北平王用毕生心血培养出来的北平府未来统帅。他所指挥的每一场战役,无论是下河南道,淹两淮,还是破潼关,都令人拍案叫绝称赏不已。这样的对手便是全力以赴,也不一定能够战胜,自己岂能在出战之前,便想着如何败阵于他?
直到这个时候,独孤敬烈才真正明白了清河老王爷所说的凌琛“激起了雄心壮志”是什么意思。他看着自己遣入关中的各式细作回报,与幕僚们在地图上绘出凌琛的兵力布局,棋逢对手的兴奋感油然而生。
他象凌琛猜想的一样,并不打算在夏季用兵,但是他还是决定,亲自到阳平关去看一看。
阳平关西控川蜀,北通秦陇,,嘉陵江穿山而过,是蜀中最险要的门户,一旦失守,蜀地再无依傍,有“汉中最险无如阳平”。独孤敬烈在守关将领陪同下登上关外的击鼓山,看周遭群山环绕,山势连绵,问道:“现下敌军情形如何?”
守关将领禀道:“前锋驻在龙门隘,大部则扎在刘溪一带的山隘之中。十日前有细作报来:北平府重将娄允武已至军中坐镇。似有用兵打算。”
独孤敬烈微微摇头,道:“娄允武用兵谨慎,非冒进之人。他驻扎在这里,不过是为了震慑我部,消耗时间罢了。”于是又查问粮道等事,令秋季之时,必在通阳平关的嘉陵道上设下粮营,以备大军北伐。
他在阳平关察看地形数日,已是心中有数,便回返汉中备战,与诸将商议秋季用兵的诸项事谊。幸而今年水旱从人,各地皆有丰收之象,因此蜀中并不匮粮。大浩众将对于北伐又多了几分把握,更是群情激昂,跃跃欲试。
九月秋风乍起之时,天子亲至汉中,拜天祭地,拜将出征。独孤敬烈登上高高的拜将台,从皇帝手中接过斧钺,循礼拜道:“国不可从外理,军不可从中制。臣既受命,有鼓旗斧钺之威,愿假一言之命于臣。”
皇帝梁殷抬眼望他,眼睛中带着掩饰不住的惊惶与担心,应道:“苟利社稷……将军裁之。”
独孤敬烈看着皇帝,那眼神是如此的熟悉,当初他的兄长在朝中四面楚歌,仓皇无助之时,也曾露出过这样一模一样的神情。梁家人的命运,仿佛轮回一般,不可避免地裹卷着身边的人,向深渊而去。
他露出苍凉的微笑,披风猎猎登上中战车。毫不回顾车下推车出太庙的天子,只在车辆粼粼的声音之中,向三军高声传令:“出发!:“出发!”
他知道,凌琛一定会在阳平关外的茫茫群山中等着他。
第45章 理还乱
大浩军西进阳平关,北平府军也早有准备,在山间布下数十个大寨,依山傍水,正在冲要,以备长期驻守。大浩军各种叫骂搦战,垒土强攻,巨木撞门,勾索攀援等无所不用。寨中却也百计防御,依山据险,强弩硬弓,檑木滚石等无不完备,几度挫败大浩兵锋。独孤敬烈不愿伤损过多,下令暂退三十里,背倚关隘,与北平府军遥遥对峙。
诸将见进军不利,征伐不下,俱心急如焚。独孤敬烈却道:“蜀地秋季,最多雨水。北平府军几处大寨皆不能久持,近日必有动作。北营依江而建,又有河汊相通,兵力较其余兵营为弱,北平府军当来劫营。”当下调兵遣将,布下埋伏。
双方对峙数日,俱无动作。独孤敬烈帐下将领俱暗暗焦急,却因武德将军功高望重,与他一起征战多年的禁军诸将皆对他信服无比,因此并不急燥,耐心守御。
却有与他不甚相熟的将领,便心有不满。陈昭德等几名没有军权的两淮将领虽不敢口出妄言,但皆在肚里抱怨不已。陈昭德回至自己帐中,见四下无人,一脚踢飞一张小几,低声骂道:“日日吃了睡睡了吃,到这里养牲口来了么?”
忽听帐中有人低笑出声,陈昭德一惊,便见一人青袍长衫,潇潇洒洒地从内帐中踱了出来,向他揖道:“陈将军何必如此心急?”
陈昭德看清他面容,惊道:“霜柏大哥,你怎地到这儿来了?”
尹霜柏微微一笑,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,递将过来,道:“郡主托我带信与你。”陈昭德脸一红,接过信来,举手揖客,邀他坐下说话,问道:“怎地叫你带信?”尹霜柏在座中深深一揖,道:“金陵势危,清河王已经将郡主送离了金陵。她担心你又不知如何联络,我受你们大恩,岂能不报?”陈昭德听说,忙摇手道:“大哥休这样讲,我与李首领是过命的交情,又曾受凌小公爷深恩,这一点儿小忙,算得了什么?”
那“尹霜柏”见他还礼不迭,哈哈大笑,道:“杨野狼,许多时不见,你还是那般眼睛不灵光。”陈昭德立时明白过来,